「丙球蛋白」防新冠?您真的了解它吗
发布时间:2023-02-20
康复汇 康复汇 2023-01-12 17:15 发表于河北
随着国家对新冠政策的放开,近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囤药狂潮。从一开始的连花清瘟、布洛芬、蒙脱石散到现在的丙种球蛋白。
看看之前屯的没动过的药品,真的有必要继续吗?
再者说丙种球蛋白真的对新冠有作用吗?
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丙种球蛋白的小知识。
PART.1
概述
人血丙种球蛋白(Human y-globulin)是从健康人血浆中经低温乙醇法分离提取并经病毒灭活处理的免疫球蛋白制剂,是存在于人血中的免疫球蛋白,能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而增强免疫功能。最初主要用于免疫缺陷病的替代治疗,现已经广泛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品具有多种抗体,注入人体内能贮留2~3周,最长可达1个月,从而有力提高机体对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
丙种球蛋白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健康人静脉血中提取制成的人血丙种球蛋白,另一种是从健康人胎盘血中提取制成的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二者作用相同,后者价格低于前者,且用量多于前者,但已停产。有些人盲目地、错误地认为丙种球蛋白是营养药、是补针,于是不管病情轻重、有病无病地滥用,结果会导致不良反应
PART.2
作用机理
1、被动免疫作用
当丙种球蛋白注入缺乏丙种球蛋白的人体后,其清除入侵细菌、病毒的免疫能力亦即随之转移给后者,意思是它直接起作用而非调动身体的保护作用,故称“被动免疫”,与一般疫苗的主动免疫是不同的。丙球在体内3-4周后便会被逐渐排泄掉,因此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是短暂的而有限的。
2、自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如果此时再有病原体侵入,则可能使疾病的严重程度减轻或呈现隐性感染,从而使人体产生比较持久的自动免疫能力。
PART.3
禁忌和慎用人群
禁忌使用人群
1、对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禁用。
2、有lgA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禁止使用。
谨慎使用人群
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该药。
2、1岁以内婴幼儿正是自体合成丙种球蛋白产生抗体之时,滥用本品将抑制抗体株产生,故如非必要,一般不宜使用。
3、发热患者禁用或慎用。
4、在65岁以上的患者中,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推荐剂量,缓慢输注。
PART.4
适用症
1、丙种球蛋白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种抗体,因而有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预防感染的作用。
2、用于传染性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带状疱疹等病毒性感染的防治。
3、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内源性过敏性疾病。
4、与抗生素合并使用,可提高对某些严重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感染的疗效。
5、用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PART.5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
1、极个别患者在静脉滴注时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大多轻微且常发生在输液开始1小时内。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在输注的全过程定期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生命特征,必要时减慢或暂停输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个别患者可在输注结束后发生上述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均可自行恢复。
2、肌内注射可有轻微的局部反应,偶有低热,可自行缓解。
PART.6
副作用
1、过敏反应:丙种球蛋白中有少量IgA,IgA缺乏症患者输入丙种球蛋白后可产生抗IgA的lg抗体,当再次输入丙种球蛋白时可产生过敏反应。
2、全身反应: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出现发热、寒战、皮疹、恶心、头疼、胸闷等,多发生在输注初期,速度过快易发生,亦可在输注多日后发生,可能与Ⅲ型过敏反应有关。
3、神经系统副作用:常见有头痛,与输注速度过快有关。亦有丙种球蛋白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报道。
4、血液系统的副作用:由于丙和球蛋白中含少量抗A或B的lgG,少数可发生溶血(乙肝合并溶血性黄疸)。
5、肾脏的损害:可发生短暂的无症状的血肌酐,尿素氮的升高,可能与丙种球蛋白中的添加剂对肾小管功能有影响。
6、病毒传播:现有研究表明,丙种球蛋白不传播HIV、CMV、HBV,但是是否传播丙肝尚不能确定。
7、其他:脱发、眼葡萄膜炎等丙种球蛋白副作用。
PART.7
注意事项
1、除专供静注用的制剂外,一般制剂不可静注。
2、开瓶后应一次注射完毕,不得分次使用。
3、注射大量时,可见局部疼痛和暂时性体温升高。
4、本品出现混浊,有摇不散的沉淀、异物或玻瓶有裂纹、过期失效、均不可使用。
5、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6、丙球的保护作用是短暂的,最长3-4周,因此,丙球增强抵抗力作用的时间也是短暂的,大约为25天左右。
7、反复多次注射丙球,体内可形成丙球抗体,抑制自身丙种球蛋白的产生,影响产生自动免疫的能力,还可能使体内产生“抗抗体”,增加机体出现过敏反应的机会,当真正需要丙球时,这种抗体还会中和输入性治疗的丙球,使治疗失效。由于其可能影响自动免疫能力,因上,1岁以下儿童禁用丙球。
8、可能出现轻重不同的过敏反应: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腹痛,恶心,呕吐,个别患者甚至诱发哮喘,甚至休克。
9、虽然丙种球蛋白均严格依照《献血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生产,丙种球蛋白中携带艾滋病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的几率很小,但长期应用者仍有感染的可能。
10、丙球对乙型肝炎无预防作用,反可能导致延长病程,形成慢性肝炎或持续带毒状态,也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甚至肝炎等。
11、曾经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人群要注意定期检查。丙型肝炎发病隐匿,进展缓慢,较乙型肝炎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还没有根治丙肝的特效药,只有控制病情的药物。
12、注射丙球后1月内,不能注射能预防传染病的疫苗或菌苗,否则会使疫苗或菌苗接种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