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胶囊比片剂疗效佳?这些你不知道的药品冷知识

发布时间:2023-02-20

布洛芬胶囊比片剂疗效佳?这些你不知道的药品冷知识

康复汇 康复汇 2023-01-11 17:19 发表于安徽

近期,各类药品层出不穷,如:布洛芬混悬液、连花清瘟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不同药品它的药品性状也种类繁多,

那么,不同性状的药品功效上有无区别呢?

 

药品大类别分类

1、药品、非药品分开;

2、处方药、非处方药分开;

3、按剂型分开;

4、按作用用途分;

5、按使用的频次分。

 

治疗类型

1、抗生素类药品;

2、心脑血管用药;

3、消化系统用药;

4、呼吸系统用;

5、泌尿系统用药;

6、血液系统用药;

7、五官科用;

8、抗风湿类药品;

9、注射剂类药品;

10、糖尿病用药;

11、激素类药品;

12、皮肤科用药;

13、妇科用药;

14、抗肿瘤用药;

15、抗精神病药品;

16、清热解毒药品;

17、受体激动\阻断药和抗过敏药;

18、滋补类药品;

19、维生素、矿物质药品。

 

性状类型

 

片剂:

片剂主要有普通片、咀嚼片、包衣片、泡腾片、分散片、可溶片、控缓释片、多层片和口腔用片剂等。片剂剂量准确,质量稳定,运输和贮存都比较方便,使用也比较方便。

 

普通片

普通片服用时要用足量的水送服,如果饮水量不足,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或造成食管损伤或肾损伤,如磺胺类药水喝得少的话就可能会造成肾损伤。

 

咀嚼片

咀嚼片应在口中充分嚼碎后咽下,充分咀嚼可以加速药物的溶出从而提高疗效,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包衣片

通常可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和肠溶衣片。

肠溶片需要整片服用,不可掰开,因为肠溶衣可避免药物受胃酸和胃酶的破坏,同时肠溶衣还能避免药物刺激胃引起不良反应,典型的药物代表是阿司匹林肠溶片,肠溶衣的作用就是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的伤害。

 

泡腾片

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崩解剂是指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等有机酸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两者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片剂迅速崩解利于吸收。

泡腾片需适量温水溶解后服用,适合儿童和直接吞服药片有困难的人,要切记泡腾片不能直接吞服。

 

分散片

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加入水中分散后饮用,也可咀嚼或含服,比较常见药物有头孢克洛分散片。

 

多层片

由两层或多层构成的片剂。一般由两次或多次加压而制成,每层含有不同的药物或辅料,这样可以避免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或者达到缓释、控释的效果,服用时应整片吞服。

 

缓释片/控释片

能够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一类片剂,常见药物有硝苯地平缓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等。

缓释片或控释片具有血药浓度平稳、服药次数少(利于记忆力差的老年人服用)、治疗作用时间长等优点。除说明书另有规定外,控缓释制剂不能掰开服用,如果掰开控释膜或控释骨架就会被破坏,药物迅速释放,达不到缓释和长效目的,还有可能因为药物的释放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和不良反应。

 

舌下片

将片剂置于舌下,药物经黏膜直接、快速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常见的药物有硝酸甘油。

舌下片可避免肝脏对药物的吸收作用,主要适用于急症的治疗。舌下片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置于舌下,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注意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含服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胶囊剂

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等,一般供口服用。

胶囊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避免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药物成分的破坏,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胶囊剂应整个服用,不可掰开服用,尤其是缓释、控释胶囊,若剥去囊壳会造成药品突然释放、吸收过快甚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等。

服用胶囊剂时,送服水温度不宜过高。温度过高,会使以明胶为主要原料的胶囊壳软化,甚至破坏,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颗粒剂

颗粒剂又称冲剂。通常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型颗粒剂。颗粒剂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种剂型,因为吸收较为迅速服用性好在儿童用药中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

它是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供口服用。服用时泡腾型颗粒剂应加温开水冲服,切忌放入口中用水送服;混悬型颗粒剂冲服时,如有部分药物不溶解也应该一并服用;中药颗粒剂不宜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冲服,以免影响疗效。

 

注射剂

在医院内常见的打针也是药物剂型运用的一种方式,称之为注射剂。注射剂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打过青霉素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吃青霉素片剂的效果绝大部分时间是比不上打针的,主要是因为打针不仅快,而且容易抵达病灶部位,不过因为注射剂药物是直接进入人体,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安全系数比口服剂型小,不主张首先使用。

吃药能解决的问题就别打针。

 

口服液体剂

口服液体型包括溶液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等。

液体剂型的剂量容易掌握和调整,适用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而且药物分散度大,吸收迅速完全,奏效快,但液体剂型易霉变,不方便携带。

常见的液体型药物有葡萄糖酸锌钙口服溶液,藿香正气水,止咳糖浆等。不少家长在自己孩子发烧时往往会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剂就是因为液体剂型的布洛芬起效速度与吸收比固体剂型要好。

 

药品性状同疗效无本质关系,仅为体内分解时间的区别,可在买药时将自身情况告知药师,比如说:老人服药、肠胃不好等。

总之,谨遵医嘱。